长三角区域专利转移持续升温,12年间数量激增至35504件

发布时间: 2024-02-01 09:16:58 类别: 行业资讯 浏览: 42

  近日,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联手发布《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内专利转移数量在过去12年里从2011年的358件飙升至2022年的35504件,其中合作发明专利更是增长至10640件,呈现出明显的活跃态势。该区域三省一市之间的技术合同成交额更是达到1863.45亿元,较2018年增长4.19倍,突显了长三角专利技术成果在规模和活跃度上持续提升。

  报告中指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由2011年的100分增长至2022年的262.48分,尤其自2018年以来,该指数年均增幅达11.17%,标志着三省一市科创共同体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其中,成果共用指标增幅最为显著,从2018年的159.24分提高到2022年的443.26分,年均增速达29.17%;其次是资源共享指标,由2018年的197.51分增至2022年的277.14分,年均增速8.84%。

  根据报告指出的专利转移方向,2011年以来,长三角专利转移以上海为主导输出至苏浙皖,而到了2022年,三省一市间的专利转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具体而言,浙江、安徽和上海技术输出均高于输入,成为长三角技术转移的主要“贡献者”;而工业经济大省江苏则成为技术转移的主要“受益者”,输入专利比输出多2237件。

  观察专利转移的产业领域,2011至2022年间,长三角三省一市间专利转移数量前五名的产业分别为新材料、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产业,主要集聚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在长三角城市间专利转移网络方面,近年来呈现更加紧密的趋势。技术联系由2011年的上海向近沪城市扩散为主,2018年后,借助G60科创走廊,技术转移在上海、苏州、嘉兴、杭州、合肥及沿线城市快速增长。报告中提到,苏州和杭州成为较为典型的技术枢纽型城市,上海则是最典型的技术源泉型城市,嘉兴和南通相对更偏向于技术洼地型城市。

关键词:专利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我们。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