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金融助力中国创新创业 专利商标质押融资同比增长52.9%

发布时间: 2023-12-11 11:04:26 类别: 行业资讯 浏览: 49

  中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在今年前三季度呈现强劲增长,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副司长彭文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同比增长52.9%。这一成绩得益于中国政府近年来与相关部门合作,大力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完善政策体系和服务生态,引导知识市场主体通过多种途径更好地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根据统计,2022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为4868.8亿元,而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已达到4950亿元,同比增长了惊人的52.9%。值得注意的是,融资金额一千万元以下的普惠性质押项目占比高达71.6%,受益中小企业数量达到1.8万家,占惠及企业数量的70%以上。截至今年9月,中国上海、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累计发行了119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融资金额达到268亿元。此外,相关省市设立了20支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成功募集资金47.9亿元,投资项目超过150个,多个企业已成功上市。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副司长彭文表示,中国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已经逐步形成一个多元融合、充满活力的知识产权服务生态系统。在多项政策推动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繁荣,企业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市场主体通过知识产权获得金融服务,更好地实现创新发展。中国政府将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作为促进知识产权运用的重要举措,已纳入一系列重大规划和政策文件中。

  第二十届上海知识产权论坛于10日开幕,以“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支持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为主题,吸引了海内外专家学者参与。这一论坛通过借鉴国际领先的知识产权治理理念和科技创新经验,探索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培育新动能、促进数字经济新优势的制度作用提供有力支持。创办于2003年的上海知识产权国际论坛已经成为了解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的全球窗口之一。

  彭文在论坛上强调了中国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生动实践,并总结为三个关键词:政策、模式和生态。他认为,中国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协同和集成,打造政策组合拳;在模式创新方面,鼓励地方和机构深化合作,开展富有成效的知识产权质押探索。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中国陆续开展了知识产权运营的服务平台建设、机构培育、基金引导和地方综合试点等工作,逐步构建起平台、机构、资本、产业、人才融合的服务体系,通过畅通流转、金融赋能,最终实现知识产权转化见效。

  专利局副局长、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葛树表示,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他指出,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是基于数据特有属性,探索建立的数据知识产权的保护规则体系。国家知识产权局已经在多个地方进行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积极推动数据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

  葛树认为,要找准数据流通交易中的卡点、堵点,创新知识产权理念,提出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思路和原则,并推动数据知识产权地方试点。多地已将数据知识产权工作内容纳入本地数字经济发展,制定了相关政策性文件。

关键词:专利
声明: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图片、视频和文字)以原创、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我们。本站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转载时需注明出处。